编者按:在学校44周年校庆之际,回顾1980—2024,这44年“岁月如歌 似水流年”的学校发展历史,不禁感慨“历史的年轮承载春秋更替的风雨,岁月的足迹谱写了壮丽的奋斗之歌!”我馆吕志元馆长在调岗到档案(校史)馆前,在学校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,见证并记录下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。在这44周年校庆之际,吕志元馆长撰写了《校庆感言:在时光中铭记,在岁月中前行》的文章,发表于《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报》2024年10月15日校庆专刊。现档案(校史)馆网站新闻特全文转载,愿与大家共赏读。
郑州工程技术学院,这所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市属高校,在岁月的长河中走过了辉煌的历程。作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一员,30年的工作经历,见证了学校华丽的蜕变。回望过去,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经历了沧桑巨变。从1980年筹建之初,学校便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使命。四度迁徙,四次易名,从“郑州大学、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”到“郑州市走读大学”,再由“中州大学”到如今的郑州工程技术学院,每一次更名都见证了学校不断前行、开拓进取、勇于担当的奋进步伐。
44年来,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把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作为首要任务。累计培养毕业生十万余人,他们遍布各行各业,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。在办学空间和规模上,学校取得了飞跃发展,各项事业蒸蒸日上,为河南省郑州市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在近30年的编辑生涯里,我深感荣幸能够见证并记录下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。《中州大学学报》致力于传播学术思想,推动学术交流,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将继续秉承“严谨、求实、创新、奉献”的办学理念,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。
因工作需要,今年春天我从学报编辑部负责人调岗到档案(校史)馆工作,深感责任重大。档案馆成立以来,一直围绕学校建设地方性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,开展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。目前,档案数字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,我们致力于将学籍档案、文书档案等纸质档案进行拆装、扫描、图像处理、校对以及全文OCR识别,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开发,方便查询和利用。
校史馆积极传播黄河文化,弘扬郑工精神,发挥校史育人、文化传播与传承基地的作用。我们通过质量立校、育人为本,服务地方、研以致用,交流合作、开放办学,党建群团、众志成城,文化引领、立德树人,桃李芬芳、校友风采,蓝图规划、任重道远等17个板块再现学校从创办之初的艰难困苦,栉风沐雨的不懈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历史,展现学校事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逐步发展成为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逐步提升的本科院校的光辉岁月。
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,提升服务质量,落实发展规划,增强业务能力,落实落细“一体两翼、实践为要”的人才培养体系,积极服务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作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守护者,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未来篇章的书写者。我们用文字捕捉那些闪耀的瞬间,用篇章串联起校友们的共同记忆,让每一份智慧与汗水都化作永恒的光芒。
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知识如同春日里的细雨,滋润着每一颗求知若渴的心灵;智慧则如同夏日里的阳光,照耀着每一个勇往直前的身影;秋风中,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,那是学子们用勤奋与才华编织的辉煌篇章;冬雪里,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,期待着新的春天再次绽放。
在此校庆之际,让我们共同回顾学校的辉煌历程,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。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!
今天,让我们以创意为笔,以激情为墨,共同绘制一幅属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梦幻画卷。在这幅画卷中,有老校区的古朴与沉稳,有新校区的现代与活力;有教授们的谆谆教诲,有学子们的欢声笑语;有科研突破的喜悦,有社会实践的汗水……每一笔都饱含深情,每一划都充满力量。
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未来的日子里,继续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。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,扬帆起航,追逐梦想。
祝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!